检查硬盘是否经过翻新对消费者而言极为关键,因为翻新后的硬盘可能会出现不少稳定性上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以下将为大家详细阐述几种识别硬盘是否被翻新的实用方法。
外观细节
仔细审视硬盘的外观是进行初步判断的关键环节。首先,应当检查硬盘上的标签,一个全新的硬盘标签应当打印得既清晰又完整,不应出现模糊不清、重叠或者褪色的现象。至于翻新过的硬盘,其标签可能存在粘贴不均匀、气泡或者重新粘贴的痕迹。接着,还需留意硬盘的接口部分,一个全新的硬盘接口通常不应有明显的插拔痕迹,金属触点应当保持光亮且无磨损。接口处若出现明显的划痕以及氧化斑点,这很可能表明该硬盘已被使用过,并经过翻新处理。
螺丝痕迹
硬盘上的螺丝可以揭示许多细节。新硬盘的螺丝通常排列有序,没有明显的拧动痕迹。螺丝的边缘应当平滑,不应有被螺丝刀破坏的痕迹。然而,翻新硬盘在拆卸和重新组装过程中,螺丝往往会有不同深浅的拧动痕迹,螺丝周围的涂层可能受损,甚至有些螺丝可能出现变形。只要我们仔细查看这些螺丝,就能判断硬盘是否曾拆开进行过翻新处理。
通电时间
使用专门的硬盘检测工具能够查看到硬盘的持续工作时间。比如HD Tune这样的软件就非常方便。新硬盘的持续工作时间通常比较短,通常不超过几个小时。一旦发现硬盘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几十个小时甚至更长,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经过翻新的。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新硬盘在出厂时的检测和其他环节中,通电时间并不会很长。而且,如果电流的通断时间分布极为不均,这也表明该硬盘很可能已经多次被使用及维修过。
性能测试
对硬盘进行性能检测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CrystalDiskMark等工具检测硬盘的读写速度。新硬盘的读写速度理应符合该型号的标准参数。若检测结果显示读写速度明显偏低,或是测试过程中频繁出现坏道和错误,那么该硬盘很可能经过了翻新处理。由于更新硬盘的硬件可能存在磨损或老化等情况,这才引起了性能的降低。
序列号查询
每个硬盘都配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序列号,我们能够通过访问硬盘制造商的官方网站或是联系他们的客服来获取这一序列号。在官方网站的数据库里,全新硬盘的序列号通常会有详尽的记录,诸如生产日期、批次等详细信息。一旦查询结果显示序列号无效,或者序列号所对应的信息与硬盘的实际外观、型号等不符,这就表明该硬盘可能经过了翻新处理。部分商家会擅自更改硬盘的序列号,以此掩盖其翻新的真相,然而,只要通过合法途径查询序列号,我们依旧能够识别出硬盘的真正身份。
包装配件
硬盘的包装与配件同样能显示出其是否经过翻新处理。一个全新的硬盘,其包装盒应当是全新的,不应有明显的折痕、污渍或是磨损的痕迹。同时,包装盒上的图案和文字也应当保持清晰与准确。此外,硬盘的数据线、说明书等配件也应当一应俱全,且质量上乘。相对而言,翻新硬盘的包装往往较为简陋,配件可能不全,甚至质量堪忧。有些翻新的硬盘会采用非原厂配件来伪装,但只要我们细致地比较原装包装和配件的款式与品质,就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同之处。
在选购硬盘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疑似翻新的产品?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一下。